
作者:陈浩彬更新时间:2025-11-24 13:42:06
重视与探讨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深刻影响,是当代各国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导致“文化心理学”成为当代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加强本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突显本国文化对本国民众心理与行为的深刻影响,正成为世界各国心理学所共同关注的主题之一。本书从传统人际和谐思想这个“根”开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考察“和”的字形语义、中国人崇尚人际和谐的缘由,分析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种类与表征,建构中国人人际和谐的机制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深入揭示中国人人际和谐的心理与行为机制。从传统文化中提炼有益的养分,以指导当代中国人的人际心理与行为。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揭示中国人心理与文化的行为机制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士学位,导师是汪凤炎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文化心理学。由于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需要“具备较扎实的国学功底”,而我是“未受过良好的国学基础训练,几乎毫无国学功底”的,所以,在做毕业论文时,汪老师只好让我发挥“英语好”的特长,采用心理学实证方法做一个在西方心理学方兴未艾而在国内学界较少研究的“智慧”主题。虽然我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但若说我是“中国文化心理学”方向的博士时,心底仍不由得有些惶恐与不安。 还在读博士的时候,汪老师计划对其《中国文化心理学》一书进行修订与增补,并布置几位同门分别修订其中的章节。当时我提议与其每人修订其中的一个章节,不如每人按该主题写一本专著。汪老师欣然同意。于是,我就挑选了“中国人的尚和心态”这一主题,并迅速在汪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写作提纲。不想后来,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