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7、必要时装糊涂
banner"
>
难得糊涂,糊涂难得,若在说话的时候也总是想着怎样施小聪明,那就必然会吃大亏。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难得糊涂”
。
所谓“难得糊涂”
实际上是最清楚不过了。
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对个中缘由无法解释,倘若解释了,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
或说寻求逃遁之术。
现实人生蜘蛛般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因此对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
说话办事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
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
,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
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当面指示处理事情的办法,讨你个“民意”
,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等到真正选举的时候再认真,不失原则。
人格呢,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当然问的人在少数,因为有时候,那不亚于自取其辱。
“难得糊涂”
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
作为“牢骚气”
,原来就是缘于“不公平”
而发的。
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好举起这面“糊涂主义”
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
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
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专捡达官显贵“开涮”
,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
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
。
这种糊涂真正是“参”
透、“悟”
透了。
所以当你面对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
,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