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中国画之三大画体(第1页)

第二章中国画之三大画体

banner"

>

“画体”

,顾名思义,即绘画体系。

在我国,有的学者将画体与绘画风格、绘画审美范畴等同起来,认为“画体,是审美领域中的大范畴,从属于它的还有许多小范畴”

[1]。

中国绘画中的不同画体,的确与绘画风格及其范畴有密切关系,也有直接用“体”

这个概念表示艺术风格的范畴。

但在中国古代画史中,画体与绘画艺术风格及其审美范畴,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也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来使用的。

在我国,标志不同画体、风格流派的概念,有“样”

(如“吴家样”

、“曹家样”

),“宗”

(如南宗、北宗),“家”

(如“六朝四家”

、“南宋山水四大家”

、“元四家”

、“明四家”

、“清六家”

、“扬州八怪”

等),“派”

(如“吴派”

、“齐派”

、“浙派”

、“新安画派”

、“黄山画派”

),“体”

(如“院体”

、“士体”

等)。

这些“样”

、“宗”

、“家”

、“派”

、“体”

有的是按照艺术风格划分的,有的是按地区划分的,有的是按时代(时期)划分的,有的是按家族、姓氏提出的。

以上划分,有的可以作为一种画体看待,如“黄体”

、“徐体”

、“南宗”

、“北宗”

、“院体”

、“士体”

,但更多的与画体关系不大,缺乏一定的体系性。

正如王学仲先生所指出的:“中国画史习惯以派、家,姓名、时代等来表述,自然就缺少了体系性,而呈纷繁凌乱之现象,显得眉目不清,以派乱体,以家乱系。”

[2]那么,如何将这种纷繁凌乱的现象,通过梳理、归纳使之明晰化、类型化和系统化,也就成了我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1]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7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学仲:《王学仲美术论集》,4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