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义赏(第2页)

义赏

banner"

>

四曰: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

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

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物无可为。

古之人审其所以使,故物莫不为用。

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

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彰。

久彰而愈长,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谓教成。

教成,则虽有厚赏严威弗能禁。

故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

用赏罚不当亦然。

奸伪贼乱贪戾之道兴,久兴而不息,民之雠之若性。

戎夷胡貉巴越之民是以,虽有厚赏严罚弗能禁。

郢人之以两版垣也,吴起变之而见恶。

赏罚易而民安乐。

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

皆成乎邪也。

故赏罚之所加,不可不慎。

且成而贼民。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於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柰何而可?”

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於文,繁战之君,不足於诈。

君亦诈之而已。”

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於城濮。

反而为赏,雍季在上。

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

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

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

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

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

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

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

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

秦胜於戎,而败乎淆;楚胜於诸夏,而败乎柏举。

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

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赵襄子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赦为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中,赦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

襄子曰:“寡人之国危,社稷殆,身在忧约之中,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赦。

吾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

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

为六军则不可易,北取代,东迫齐,令张孟谈逾城潜行,与魏桓、韩康期而击智伯,断其头以为觞,遂定三家,岂非用赏罚当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