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讳疾忌医(蔡桓公)
banner"
>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生,他擅长“望、闻、问、切”
四诊法,被人们尊称为“医祖”
。
扁鹊经常和蔡桓公相见,一天,扁鹊见到了蔡桓公,并观察了蔡桓公的脸色很久,然后说:“大王,您一定生病了。
不过现在还不严重,只存在于皮肤的表面,如果抓紧时间治疗,很容易就能治好。”
蔡桓公听了扁鹊的话,很不在意地说:“我可没有什么病,不需要你来治疗。”
扁鹊见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的话,只好走了。
蔡桓公转头生气地对他的随从说:“当医生的真是烦人,总是想通过给人治病的方法,来获得名誉。”
过了几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
他非常着急,对蔡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经严重了,再不治疗就来不及了。”
蔡桓公很不高兴地说:“我什么时候得过病?你赶紧走吧。”
过了许久,扁鹊再次来和蔡桓公见面。
他凝视着蔡桓公的脸很久,非常着急地说:“您的病再不治疗的话,就进入您的内脏了,千万不要再拒绝治疗了。”
蔡桓公连连摇头,很生气地对扁鹊说:“我的身体好得很,你为什么总是说我有病呢?怪烦人的!
你赶快走吧。
别让我再看到你。”
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愤怒不已。
过了几天以后,扁鹊远远地观察着蔡桓公。
他看了一眼,立刻逃跑了。
蔡桓公不明白,便派随从问扁鹊。
扁鹊回答:“大王有病却拒绝治疗,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现在大王已经病入膏肓,我也无能为力了。”
扁鹊通过观察蔡桓公的脸色,发觉蔡桓公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全都显示出来了,已来不及治疗了。
扁鹊逃到了别国,蔡桓公不久因病去世。
成语寓意
讳,忌讳、避讳;忌,怕、畏惧。
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
近义词 文过饰非、自欺欺人
反义词 闻过则喜、从谏如流、激浊扬清
成语出处 《韩非子·喻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