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八章(第1页)

第七十八章

banner"

>

柔弱为上,老子已经用弓的比喻说明柔弱的力量来源。

但是,一切比喻都是有缺陷的,弓毕竟太小了。

如果遇到国之大事,弓都拉不开,那该怎么办?老子又想到了自己用过的经典比喻:水。

水更柔弱,也更宏大。

原文是——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在这段话中,老子叹息了一声:以水为证,弱能胜强,这道理谁都能懂,但谁也不实行。

其实,弱的事情也可以变得很严重,例如国家遭受了屈辱和祸殃。

老子说,即便如此,事情也会转化为强。

这听起来像是反话,其实是正言。

以下是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攻势强大的力量没法胜过它,因而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它。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

天下没有人不懂,但是谁也不肯这么做。

圣人说:承受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君主;承受国家的祸殃,才算是君王。

这是正言,但听起来却像是反话。

作为一个君主,却不得不承受国家的屈辱和祸殃,这看起来很柔弱,但在老子看来,这个“受”

字,也就是承受、忍受,是由弱转强的契机,因为在承受和忍受中,才确实体现了“社稷主”

、“天下王”

的当家人身份。

这很像是逆境安慰,所以老子说,听起来有点像反话,其实是正言。

在水的哲学中,即便有正反也终将归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