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三章
banner"
>
既然是在说大道,那就要明白,在大道边上一定有邪路。
而且,邪路往往更有魔力,很多人只要有权势,就会本能地向邪路走去。
老子对一般人背离大道的行为总会反复劝导,但是,对于权势者离开大道走邪路却非常愤恨,他甚至直斥他们是强盗。
原文是——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仍然先解决几个词语难点。
先说“施”
。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说,“施”
古音“斜”
,“斜”
、“邪”
音义皆同。
清代学者王念孙在《老子杂志》中说,“唯施是畏”
的意思,是“唯惧其入于邪道也”
。
当然,邪是“施”
的一解,而不是全解。
再说“径”
。
河上公在注解中说:“径,邪不平正也。”
仍然是邪,指邪道。
同样,邪也只是“径”
的一解,而不是全解。
最后说“盗夸”
。
多数研究者公认,是指“盗魁”
。
韩非在《解老》篇中把“盗夸”
写作“盗竽”
,并说竽是五音中的长者,“盗竽”
就是领头的大盗。
这样就可以翻译了——
只要我介然有知,就一定行于大道,怕入迷途。
大道平坦,但是有的君主却好走邪路。
宫殿整洁,农田荒芜,库存空虚,身穿彩服,佩带利剑,饮食饱足,占尽财富。
这就是强盗头子,非道之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