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章
banner"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本章开头一段:“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老子引用的古已有之的格言。
以此格言观照,老子提出了人们处事的行为准则——不争。
最后又用“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为回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曲则全……多则惑”
定然是老子之前人们已经熟知的人生格言。
老子认为,人们只要懂得了事物转化的道理,再持大道守柔的原则,即可向有利方向转化。
这六句古代格言蕴涵着十分深刻的辩证法。
老子在引用了古代的这六句格言之后,立即指出:“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即抱道、守道,一即道。
老子认为“曲则全……”
六句格言完全体现了道,圣人们信奉这六句格言,并由此引申扩大成为守道。
抱一、守道又超出了六句格言的范围,具有了更普遍的意义。
“抱一”
是总的原则,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抱一”
的体现。
没有“抱一”
,就不会有“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伐”
、“不自矜”
;没有“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伐”
、“不自矜”
,也就没有“抱一”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