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章(第1页)

第三章

banner"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世间之所以有争斗混乱,皆起于争名夺利。

争什么名?争贤德之名、才智之名。

谁成了贤德之人,谁就具备了做高官的条件。

做了高官,自然也就有了利。

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五花八门的炒作应运而生,各种贤能桂冠招摇过市。

越是抬高“贤能”

之士的官位,这种竞争、炒作、尔虞我诈,就越发不可收拾。

原本选拔贤能之士来管理社会造福人民的初衷,不仅不能实现,反而危害了社会与国家。

所以老子主张“不尚贤”

不尚贤,难道尚不贤、尚无能?当然不是。

老子意思是说不要用“尚贤”

为口号。

用“尚贤”

为口号,那只是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结果则是乱了人心。

如果只是形式上把“贤才”

拔上来,高予之官,厚予之禄,似乎尚贤,但往往是把鱼放到树上,不仅害了贤才,而且会误导一些自认是贤才的人争名夺利,误了千万人的一生。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只要是生理自然所需,老子并不反对。

老子反对的是有些人总是在老百姓眼前炫耀某些可欲之物,诱发人的欲望使之走向不自然。

没有这种让人心发热的不自然的欲望,老百姓也就不会生事作乱。

最好是人们物质上食甘服美,精神上纯真无邪,身体强壮,少有逞强斗勇之志。

总之,要去掉世俗的虚妄之知和不自然的欲求,那些少数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敢胡作非为。

一切按规律办事,则天下大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