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 批评精神与自我反省意识的脱(第1页)

4.批评精神与自我反省意识的脱节

banner"

>

当代新儒学素有批评精神。

无论是我们所称的当代新儒学第二代的钱穆、唐君毅、牟宗三,还是第三代的刘述先、蔡仁厚、杜维明(包括余英时),以及现正当年的李明辉、林安梧、杨祖汉的论著中,都可看到精彩的思想火花,看到他们对社会、人生、政治的批评,甚至他们内部的相互批评(例如余英时为钱穆的辩护以及由此招致的杨祖汉的批评,林安梧和李明辉之间的相互批评等)。

可以说,儒家的批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但是,从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考察,不难发现,当代新儒学的学者们的自我反省意识远远比不上其批评精神。

对于外界对当代新儒学的批评,对于当代新儒学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当代新儒学的学者们固然有所反思,但远远不够。

相反,他们的反批评精神十分强烈。

近年来,海峡两岸都有对当代新儒学的批评。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方克立[71]、郑家栋[72],中山大学的李宗桂[73],湘潭大学的刘启良[74],香港科技大学的冯耀明[75],台湾“中央研究院”

的翟志成[76],等等。

当代新儒学的学者们对于这些批评,本可以平常心看待,既可正面争辩,也可置之不理,完全不必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的结果,就会导致人们对当代新儒学的襟怀的认识偏差,导致对当代新儒学的文化意识的误解。

总之,自我反省意识弱于批评精神,这是当代新儒学在新的发展途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