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79.“忧信息”
的编写和上报要注意什么问题?
banner"
>
答: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收集情况要全、要准。
由于“忧”
信息太重要也太敏感,所以一定要向有关方面了解清楚,或者深入实地做调查,把事实搞得准而又准,包括点与面的情况、正面与反面的情况都要搞清楚,认定确凿无疑后再进行编写。
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就可能惹出大麻烦。
二是编写信息要力求严谨、准确。
比起编写其他信息来,编写“忧”
信息尤应做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字字句句经得起推敲,包括对事情的性质、范围、程度等所有细节的表述都不能马虎。
一句话说错,可能以偏概全;一个词、一个字用错,可能失之千里。
三是要注重“忧”
信息的社会效应,把握好报“忧”
的“度”
。
我们务必十分明确:报“忧”
信息绝不是单纯为了提高上稿率,更不是像某些小报记者那样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偏离了这个目的,难免要出问题。
所以在构思和编写“忧”
信息的时候,眼光不要局限于问题本身,有时还要反映它的前因后果和解决的过程;有些重大突发事件的上报有时限要求,那么在初次上报之后,还要跟踪续报处理结果,而不能孤立地就问题写问题。
四是要建立健全报“忧”
信息的审查把关制度。
上报之前一定要按程序进行核稿审查,还须将重要的信息报经党政领导同意,以防出现偏差。
如果党政“两办”
和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同一信息,则要注意统一口径,防止各说各的,自相矛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