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网师园喝茶(第1页)

在网师园喝茶

banner"

>

朋友约喝茶,一群人在“露华馆”

内。

“露华馆”

后面的院子开着紫红芍药,我从没去过那里,凡事要有余地;隔一堵墙,就是“潭西渔隐”

——苏州园林中气息最为宁静之处。

天气沉沉,园林中有了暧昧色调,一种高级灰。

喝完茶,他们先走,我就转转,攀上“云冈”

,觉得好处不在曲折而是高低(宛如沧浪亭“步碕”

游廊)——堆掇这座黄石假山是观景需要。

磴道不曲折,但高高低低,使视线波动,园景也随之错落:否则“看松读画轩”

“竹外一枝轩”

与“射鸭廊”

一带就太平整。

在“濯缨水阁”

北望,那里就太平整;在“小山丛桂轩”

东面北望,那里也是如此。

于是黄石假山既是对水面的破——以高破低,也是对建筑物的破——以仄破平。

它与拙政园“远香堂”

前黄石假山的不同之处是同为障景,“远香堂”

前的黄石假山是障外,“云冈”

是障内。

以假山作为障景可以分成两类,外障景和内障景。

内障景的处理既是障,又是借,更是生——生景。

当然障景借景也就是为了生景。

园林的众妙之门是“生”

,游客在其中也是“生”

,生情——触景生情。

反过来又是你有多深的情,园林就有多美的景。

我下到驳岸,“看松读画轩”

西面的石桥如果能低调一点,才好。

站在“引静桥”

西望,才觉得“月到风来亭”

里那面镜子的微妙。

角度太重要了,没有角度,也会不见园林。

前天看到一位欧洲姑娘在“引静桥”

上留影,她掰开大腿躺倒桥面,并把一条腿跷上桥栏。

从“射鸭廊”

的“半亭”

拐入“撷秀楼”

,厅堂之暗让我以为中国古代女子的不快乐。

在古代,丫头和妓女倒是快乐的,而良家妇女很难快乐,尤其小姐。

这当然是我读书看戏得来的印象,当不得真。

园林与住宅是偏正关系,园林是偏;住宅是正。

而厅堂却如此之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