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箱庭疗法提升心理复原力的尝试
banner"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Anthony挑选了24个出身于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孩子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24个孩子中只有8个像其父母一样出现精神疾病或有相同的困扰,另外16个孩子都健康地成长,成年之后都很正常。
Anthony(1974)把这些儿童称为“适应良好的儿童”
。
这就是心理复原力概念的萌芽。
其后Rutter等人(1990)也注意到有的儿童与青少年暴露在高危中却能适应良好,这些青少年似乎具有某种抗压能力或某些保护因子,从而得以在压力或挫折情境下免除身心障碍的危险。
这个现象促使研究者提出“心理复原力”
和“保护因子”
的假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心理复原力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针对心理复原力的概念、结构、作用机制等做了大量探讨,研究对象也从儿童扩展到各个年龄段(徐谦,郑日昌,2007)。
我国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始于1999年台湾9.21地震的发生,汶川大地震则掀起了大陆学界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热潮。
心理复原力有助于逆境中个体幸福感的增加和创伤后的成长,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Fredrietal.,2003)。
本章将简要介绍心理复原力及其干预研究,以及心理复原力与箱庭疗法的相关研究,并着重介绍一个采用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尝试性研究,以期为心理复原力的干预提供一点新思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穿越为嬴政亲弟的嬴成蟜,本想在皇兄羽翼下体验下纨绔生活。从没想与嬴政争皇位,他是个惫懒性子,当皇帝哪有当皇弟来的快活?他只想当个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咸鱼。可当大侄子嬴扶苏被贬上...
扫地小厮偶得惊世秘宝,强势崛起,修武道,踏九霄,破天地,傲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