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致缪进鸿(二)
banner"
>
进鸿学长:
您好!
收到您寄来的三个文件。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您对课题研究的执着努力,也反映出您身体健康,甚感钦佩,亦感欣慰。
还望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
我不清楚您有没有助手,如果没有助手,搜集资料、处理信息都要您亲自动手,那就太辛苦了。
我建议您到浙大兼职,招收研究生来帮您做这个研究。
您寄来的年度工作报告,对工作进程做了一些变动。
我认为这种变动很好,很实事求是,而且先从具体再到一般,从数学家群体到一般科学家群体,也比较合乎逻辑。
您信上说还有附件一、二、三,但这次寄来的材料中没有。
新作《我所认识的陈立先生》一文,充满着您对陈立先生的感情,反映了陈立先生的道德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我与陈立先生认识也是在20年前,是在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上认识的,本来就很崇敬他,但没有深入地请教过什么问题。
您这篇文章使我对陈立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教育思想、治学态度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谢谢您经常把您研究的成果寄给我。
去年拙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出版。
现寄上一本,请您斧正。
此书我写了十年,但写出来觉得很肤浅,原因是我的文化底蕴太浅薄,理论水平不高,因此只罗列了一些众人都知的事实,感到意犹未尽,但不知如何深入。
当初写这本书的动机我在前言中写得很明白,感到我国现在教育中的问题,都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
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现代人才培养来讲,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更大一些。
但作为全面论述,又不能不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因此感到问题讲得不够透彻。
我自己对这本书也不是太满意,但已花了十年时间,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再深化了,只是把问题提出来,供年轻人去思考、深入。
余不多及。
顺颂
夏安!
顾明远上
2005年6月3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