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陇南过渡地带夷夏互动个案之一:从《鼎勋堂记》看南宋嘉定年间陇蜀军政与人物
banner"
>
《鼎勋堂记》现置于甘肃省礼县白关镇太塘村,此地为南宋西和州大潭县故址。
大潭县为陇蜀要冲,宋金边境重地,为蜀口西线战略要地,历次宋金之间在蜀口的争夺中,西和州控扼上游,是双方力争夺取之地。
正如《鼎勋堂记》碑文所言:西和州大潭县等地为“五路之冲,敌兵出入之枢”
[1]。
《鼎勋堂记》为大潭县县令郭忆立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七夕日[2],是为镇守西和州的安藩、张威、程信三人所立生祠“鼎勋堂”
而撰立的颂德之碑,虽言辞不免浮夸,但碑文记载的基本事实尚且可信,所祠三人又与开禧、嘉定年间的宋金之战、吴曦之变、秦巩之役这些重大事件有极大关系,尤其三人参与的秦巩之役,是南宋与西夏为数不多的联合军事行动。
而从更大的历史背景来观察,立碑之时的13世纪初,为宋、金、西夏、蒙古之间力量的激烈角逐,中国政治军事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将碑文放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既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一碑刻,又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对当时陇蜀、川陕地区复杂政治军事形势的理解。
《鼎勋堂记》涉及开禧、嘉定之际与四川政治军事形势关系密切的四个人和四件事。
四人是指安藩、张威、程信三人,以及与三人关系密切却没有直接出现在碑文中的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时任四川宣抚使的安丙。
四件事是:吴曦之变、第五次宋金战争、红巾之乱、巩州之役。
前三件事情是明言于碑文中,第四件巩州之役虽未直接出现于碑文中,而立碑的嘉定十三年七月就正是安丙积极谋划联合西夏夹击金人的巩州之役的时候,其余三人必然参与了这个谋划,在稍后的巩州之役中,他们为战役中的重要人物。
碑文涉及四个人、四件事,“三明一暗”
,关系到宋金战争、宋夏联合等事件,而其中人、事之间密切相关,错综纷繁,故以人物为线索,贯穿事件,分述如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