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节书法欣赏的过程
banner"
>
白蕉先生曾说过“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
。
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进入到结体,最后归结为章法布局。
而对于书法作品的欣赏而言,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回归整体这样一个过程。
书法家项穆的《书法雅言》,其中专门有一章谈论欣赏问题。
鉴书者,不可求之浅,不可求之深。
浅则涉略泛观而不究其妙,深则吹毛索瘢而反过于谲矣。
学书之法,考之往言,参之今论,无事再喙矣。
姑以鉴书之法,诏后贤焉。
大要开卷之初,犹高人君子之远来,遥而望之,标格威仪,清秀端伟,飘飖若神仙,魁梧如尊贵矣。
及其入门,近而察之,气体充和,容止雍穆,厚德若虚愚,威重如山岳矣。
迨其在席,器宇恢乎有容,辞气溢然倾听。
挫之不怒,惕之不惊,诱之不移,陵之不屈,道气德辉,蔼然服众,令人鄙吝自消矣。
又如佳人之艳丽含情,若美玉之润彩夺目,玩之而愈可爱,见之而不忍离,此即真手真眼,意气相投也。
故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人品既殊,识见亦异。
项穆告诉我们书法欣赏的过程,他以“观人”
为比喻,遥望、近察、心会,到意气相投,就是一个能书善鉴者。
书法的欣赏,大致就是这样一个从整体感知(遥望、直观感受)——到局部理解(近察、理论分析)——再回归整体(心会、审美判断)的综合过程。
正像我们交朋友一样,乍一看,这人可交,然后相处一段时间,发现确实与第一印象相符,两人就继续下去,或为伉俪或为知己。
如果相处一段时间,发现与第一印象相反,就停止了交往。
对于书法的欣赏在某种程度上也基本如此。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着重来分析书法欣赏的过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