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马厌谷(第2页)

【马厌谷】

banner"

>

(刘向《新序》:“燕相得罪将出,召门下诸大夫曰:‘有能从我出者乎?’大夫有进者曰:‘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

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全,而君之台观,帏帘锦绣,飘飘而弊。

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能施君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惭。”

公名篇意出此。

公年十九举进士京师,二十五登第春官,二九年始佐汴幕,此诗及其下《出门》,皆未得志之辞,其三上光范书时作乎?)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

(杜诗“黍民糠籺窄”

《史记》“陈平食糠核”

晋灼云:“京师谓粗屑为纥头,字与籺同。”

籺,胡骨切,又音缬。

)土被文绣兮,(《汉·贾谊传》:“民墙屋被文绣。”

)士无鄗褐。

(鄗或作短。

《前汉·货殖传》实用鄗字。

董彦远、洪庆善皆尝辨古无短褐。

按:鄗褐字,两《汉》如贾谊、贡禹、货殖传,班彪、刘平、张衡传凡六见,无有作短字者。

班彪《王命论》:“短褐之袭。”

《汉书》作裿,《文选》则用丁管切。

是唐儒方两用之,故少陵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又云:“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皆作长短之短。

而《史记·孟尝君传》与《战国策》、《墨子》语,盖皆传写之讹。

公好古最深,当以鄗为正。

今按:《战国策》,“邻有短褐”

一作鄗。

《史记》“士不得短褐”

,司马贞曰:“短亦音竖”

班彪《王命论》“短褐之袭”

,韦昭曰:“短当作鄗,襦也”

,字皆正作短,注中乃云:“鄗字竖音。”

又《淮南子》亦云“巫马期才衣短褐”

,而高诱无说,则亦未必皆传写之误也。

又柳子厚亦尝用之,则安知韩公之必不然乎。

今两存之,以俟知者。

)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已焉哉,嗟嗟平鄙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