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政治人物不应称爷爷(第2页)

政治人物不应称爷爷

banner"

>

政治就是“一大二公”

,是国家大事、公家的事。

讲政治就是要分清大小,分清公私。

大事不能乱,公私不能掺。

报纸宣传犹要注意。

一些细节,虽一时无大碍,但潜移默化,事关规矩。

社会运转自有一套大规矩、大程序,是公共程序。

在这套程序中,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各有定位,各尽其职,各尽其责,这就是政治生活。

政治是严肃的,唯其严肃,才有效率。

政治生活之外,还有人情、人伦的私生活,但两者不能混淆。

北宋名臣富弼出使辽国,一走数月。

有人捎家书来,他不拆,直接放灯上烧掉,曰:徒乱人心。

当此时也,他如无家、无妻儿,只有使臣身份。

我们一些报纸,一些记者,常用孩儿语、私家情去写严肃的政治,弄得不伦不类。

如报纸上报道孩子们对国家领导人的称呼常用“爷爷”

到过六一儿童节,整版通栏大标题“喊”

爷爷。

个别稿子,可以动笔改一改。

但对这种风气,便只有认真向有关部门反映,提请研究改正。

下面这封信是我当时写给中央有关部门的一封信,并得到重视,通知各媒体注意改正。

附:给中央领导的信

某某同志:

您好!

最近的“六一”

报道中,许多报纸提到孩子们对国家领导人称呼时都用“胡爷爷”

、“温爷爷”

等,以前也有这种情况。

我觉不妥。

一方面欠严肃,另外,也涉及未成年人教育的一个问题。

从晚辈尊老的角度讲称爷爷当然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国家意识、领袖意识和社会观念。

一个看似简单的称谓,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是不是在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和宪法、法律的启蒙教育,是个政治问题。

孩子一懂事,除了让他们懂得家庭、亲情、尊老爱幼外,还要逐渐让他们懂得自己是生活在社会上和国家中,这样才会有责任感和纪律性,进而有爱国心。

像“主席”

“总理”

这样的职务是代表国家的,在媒体上的公开宣传报道中还是称职务好,比较严肃。

上世纪幼儿园、小学里教育孩子也是称“毛主席”

,而不是称“毛爷爷”

我们提倡党内称同志,但在报纸上对国家领导人还是称职务好。

不知妥否,仅供参考。

2004年6月5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