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部分花开时节
banner"
>
芍药
[唐]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芍药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
芍药的花期在5月到6月,又称“婪尾春”
,即指开花在春末夏初之际。
由于受到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芍药呈现出白、粉、红等不同花色。
芍药和牡丹可以说是一对“姐妹花”
,常常被人相提并论。
虽然芍药的栽培历史要早于牡丹,但由于牡丹开花时间更早,花朵更大,有一种傲视百花的张扬气势,深受唐代皇族权贵的推崇,芍药却只能落得“小牡丹”
的称号。
牡丹为“花王”
,它为“花相”
,总是跟在牡丹的后面,心中一定有万般委屈。
不过到了唐末,芍药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王贞白的这句诗多少为芍药挽回了些面子。
忍冬
忍冬的别称格外多,把它们串联起来,差不多就能勾勒出它的形象和特点。
忍冬是一种藤本植物,它的藤茎在冬天不会枯萎,老叶衰败后就会长出新叶,看似枝条柔弱,却不惧严寒,因此得名“忍冬”
;因为藤茎只顺着向左的方向缠绕,故称“左缠藤”
。
忍冬的花期在每年的5月到8月,初开为白色,开久之后,变为黄色,人们给它起名“金银花”
。
最好听的名字要数“鹭鸶藤”
,金代诗人段克己诗云:“有藤名鹭鸶,天生非人育。
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
它一蒂两花,犹如一对并肩的鸳鸯在风中双双起舞,又称“鸳鸯藤”
。
暴马丁香
暴马丁香是木樨科丁香属灌木,花期在6月到7月,圆锥花序,花冠白色,芳香浓郁,是我国西部的佛教圣树。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但是菩提树只适合生长于热带、亚热带,于是,其他地区的佛教信徒就会寻找形似的树种,代替菩提树种于寺院中。
在我国黄河流域和江南地区,有寺庙用银杏树、椴树、无患子树相替代;而位于青海湖附近的塔尔寺,则栽种暴马丁香。
塔尔寺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我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又因青海湖古称“西海”
,因此暴马丁香又称“西海菩提”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